新华网北京2月23日电 题:从抗“疫”稳产到主动求变——部分复工复产企业透视
新华网 李函林
“开工!”自2月10日以来,中国大部分省份陆续按下复工复产启动键。
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各地在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正全力展开。从面对阵痛到主动求变,企业活力不断释放,为市场注入了希望和动力,也彰显出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潜力。
多重政策助力企业纾困
安徽芜湖的奇瑞集团生产区内,焊接声、切割声与机器轰鸣声,正奏响汽车制造的“复工曲”。
“从大年初二起我们就开始加紧赶制一批负压救护车。产能从最初日产1-2台迅速扩产至6台,向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病人送去‘铠甲’”。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介绍说。
2月5日,奇瑞集团生产区内,经过过10余天加班赶产的20辆负压救护车全部完工并顺利交付。(受访者提供)
眼下正值“开工季”,受疫情影响,部分工人返岗难、物流运输受阻影响、生产运行成本高……企业复工复产面临一系列挑战。
尹同跃介绍说,奇瑞之所以能快速实现复工复产,得益于政府部门及时有力的支持。“在提交复工复产申请后,政府开辟绿色通道快速办理了相关手续;面对零部件供应不上的情况,也是政府帮忙协调,目前生产供应链已基本打通”。
“我们将全力以赴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尹同跃表示,一方面,奇瑞将加强形势研判,加大提质增效力度。另一方面,加大业务转型升级——增加“新零售”线上购车平台,进一步拓展海外业务等,为“疫后”发展开辟新市场空间。
以疫情防控为契机,敏锐因应新需求,向医疗设施、线上产业等领域进军,这些举措折射出中国经济蕴含的巨大发展潜力与韧性。
战“疫”定有胜时,发展不能停步。减免房屋租金、减免税费、免交缓交社保,采取贷款展期……从中央到地方,宏观政策加大了逆周期调节力度,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接连出台,给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带来了“及时雨”,为市场树立起正向预期、增强了发展信心。
14日下午,2000万元贷款到账给北京旺顺阁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雅青送来一颗“定心丸”,企业发放工资、采购原材料有了保障。
疫情发生以来,旺顺阁全国59家门店已暂时关闭,但员工工资、店租等仍要支付,流动资金捉襟见肘。“多家银行主动联系提供信贷支持,从申请到拿到贷款只用了5天”,张雅青颇为感动地说。
这是近期金融机构驰援受困企业的缩影。数据显示,截至2月14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抗击疫情提供的信贷支持金额超过5370亿元。
在获得金融机构帮扶的同时,企业想方设法谋求自救。张雅青说,传统消费下滑,倒逼餐饮企业发力线上订餐,培育社区消费新增长点。
多家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疫情给企业正常运转和生产经营造成了实际困难,但在国家政策保驾护航下,我们对下一步的发展前景有信心”。
面对疫情的“阵痛”,成千上万的市场主体积极探索新商业模式,一些市场新动能新业态顺势发展起来,在危机之中寻找机遇。
“云端经济”彰显经济韧性
疫情隔离了人们的线下互动和出门购买,部分线下生产生活、消费场景得以快速向云端转移。得益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撑,在线办公、在线教育、在线医疗、无人智慧零售,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悄然加速、迎来逆势爆发。
“疫情引发的强配送需求使得物流配送指数级增长。”闪送联合创始人于红建说,疫情期间,快递业务量较往年上涨,并且春节期间公司一直坚持营业配送,这对运维服务和配送能力都是极大考验。
于红建介绍说,为了确保疫情期间递送服务稳定安全,闪送于1月26日就推出了“无接触配送”。随着复工潮临近,“无接触配送”需求将继续释放。“我们将做好准备,迎接疫情后行业的春天。”
2月19日,在呼和浩特市一小区门口,呼和浩特市绿林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配送员(左)在配送蔬菜。新华社记者连振 摄
疫情防控期间,各电商平台订单大增。据京东大数据显示,从春节至今,很多电商网购平台的生鲜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200%。
除了生鲜类产品大幅增长外,“宅”生活还带来了消费者的娱乐新趋势。电商平台数据显示,近日宠物生活、游戏设备和健身训练类的商品品类,成交额都超过去年同期的200%。
这些新兴消费变化,源于新需求创造出的新供给。资本市场是“经济增质”的晴雨表,近日在线教育、在线办公、在线游戏概念股票行情高企,这些数据不仅透视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也预示着新业态、新消费的巨大潜力将引领未来消费复苏和经济增长。
业内人士认为,公众可能认为此次疫情对消费影响较大,但实际上从历史变化来看,每次危机都有不同的动力引领市场消费复苏。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说,疫情的冲击让许多行业直接受益:减少对人工依赖的生产线自动化趋势可能会受疫情的驱动进一步强化;快递、物流需求潜力进一步扩张;智慧城市管理需求大幅提升;高清视频、VR娱乐等将更加受市场青睐……本次疫情中涌现出的一些需求,都是联想在过去一直推进的方向”。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一系列数据在疫情期间表现出了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增长潜力,这对于经济稳增长、稳就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5G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创新成果进一步发展,数字经济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提质升级的重要动力。
坚定信心实现发展目标
当前,在万众一心的奋斗中,疫情防控形势在发生积极变化。不少地区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统筹好经济发展,各地复工复产的节奏逐步进入正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统筹推进、井然有序,显示了我国经济能够应对各种风浪考验的强大韧性。
2月22日,广东省深圳市邮政工作人员在仓库分装口罩。新华社陈建华 摄
“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能够化解此次疫情的冲击”,在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看来,抗击疫情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体现出高效的资源调配能力与整合能力。
“疫情固然会造成短期冲击,但我们也能把压力转化为转型升级的动力”,尹同跃说。
看待中国经济发展,应当坚持理性、全面、辩证、长远地看。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近百万亿元,拥有14亿人口的庞大内需市场、近9亿劳动力人口和充足的高素质人才资源,中国经济空间广、韧性强、潜力大、回旋余地大。
除了底盘稳、韧性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有充足的政策“组合拳”支撑。继续研究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措施,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完善支持中小微企业的财税、金融、社保等政策,推动外资大项目落地……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政策正陆续出台发挥作用。
在杨元庆看来,疫情对生产、消费业务和供应链带来的影响是短期的,联想对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充满信心。
风物长宜放眼量。疫情或许会短期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之“时”,却难以撼动长期向好之“势”。坚定信心,全力以赴,战“疫”胜利曙光就在奋力的前方,中国经济也将恢复澎湃活力和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