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店长杨嬿楠 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 摄(下同)
晚上8时30分,杨嬿楠登录“千聊”公益直播间,开启麦克风:“大家好,这段时间大家一定在家里做各种好吃的,今天我们再给美食加一味调料——香草。”眼看着听众突破2000人次,杨嬿楠觉得挺满意,对记者说:“月季、绣球、香草、红枫,都是比较受欢迎的课程。”
杨嬿楠是虹越花卉上海宣桥店的店长。从扎根店铺的卖花姑娘,到线上花草课的主持人,也就两周时间。这个寒冬,对花卉业来说特别严酷,她不仅组局为花友们开“故事会”,还与公司同事共同策划了改造花园的活动,并帮助云南花农搭建销售平台。
当然,她也没忘了线上卖花:“希望虹越能成为花卉界的‘饿了么’。”
不能出门的客人 其实急着买花
虹越花卉宣桥店,位于浦东沪南公路。店铺共2万多平方米,玻璃暖棚里是一些适合家中室内养的花卉,室外苗圃大部分是花园中可以用的中小型苗木和应季草花。
2月22日,宣桥的村庄仍处于封路状态,虹越门店也还未复工。“以往春天是销售旺季,周末每天有一百多位客人。今年花卉业损失惨重,春节和情人节花卖不出去,就连复工后有多少客人会来也是未知数。”杨嬿楠说。
不过,自从疫情平缓一些,乐观的她与同事们已开始借助网店、老客户微信群、朋友圈等渠道,销售花草苗木及园艺植物相关产品。在她的朋友圈里,每天都有10来条“有图有视频”的分享,囊括好物推荐、园艺知识、课程预告等各种内容。
“虹越有着近20年的历史,全国有21家门店,大多集中在江浙沪。之前我们积累了许多老顾客,拉了不少花友微信群,不少人都急着想买花、买土、买盆。”杨嬿楠说,店铺使用的物流是“货拉拉”,客人在网上下单后,店里就寻找符合健康条件的司机,将花卉直送到客人家中。
图说:杨嬿楠修剪绣球花
本来,过年期间虹越在无锡有一场花展,现在不得不取消。原本为花展准备的几万盆郁金香,顿时没了出路。通过网店、微信群等方式,杨嬿楠和各地门店的同事们就像“蚂蚁搬家”慢慢出货,最终为约2万支郁金香切花找到了“爱花人”。
不能出门的同事 还有直播技能
除了卖花,杨嬿楠最近还做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儿,就是“组局”将公司产品经理们变成了“花草主播”。
“平时,花友们对于怎么养花,总有很多疑问,会通过微信问我们。”杨嬿楠说,“疫情中不能出门,我们就想,是否能请熟悉每种植物的产品经理线上开课,为大家讲解花草特性,解答养护疑问。”
“招募英雄帖”在公司群里一发布,产品经理们纷纷响应,“我讲月季”“我讲铁线莲”“我讲绣球”……应征者此起彼伏。筛选老师时,杨嬿楠有自己的标准——要有干货,要知道每种植物适合中国哪个地域,要有养花知识的长期积累,能回答大家“稀奇古怪”的问题。
孙磊,就是其中一位“老师”。她是虹越花园植物产品负责人,疫情期间在绍兴“闭关”。“我主要讲绣球特性和如何养护,大家对养花知识更感兴趣。比如浇水,有听众就问,我一周浇一次水,对它很好了,为什么还是养不活?其实浇水的时段很有讲究。我们的课程就希望带大家绕过这些‘坑’。”孙磊说。
开课前,孙磊花了三四个小时准备,列了提纲,找了图片。上课时,她特意把孩子关在房间里,拿着手机在安静的地方用语音讲课。“我们有位老师还要搞笑,每次上课,都把自己关在卫生间里,总之哪里清静就躲哪里。”孙磊说。
如今,花草故事会已开出了10堂公益课,包括铁线莲、绣球、蓝莓、月季、杜鹃等,听课人数直线上升。杨嬿楠说,疫情结束后,可能会将线上课程常态化。
图说:杨嬿楠和同事们一起消毒
不能出门的市民 可以改造花园
疫情中,杨嬿楠还和上海门店的同事一起,将一直想做而没时间做的“改造10平米花园小空间”活动,付诸了实践。活动招募2户上海人家,将花园里觉得难处理的小空间拍照,并写下改造要求,由虹越免费帮助实施“大变身”。
“反正大家不能出门,都有大把时间。客人可以拍照,写清楚光照、尺寸等条件,我们也能慢慢筛选,找到合适的园子。”杨嬿楠说,目前已有20多组家庭报名,对于没能选上的家庭,他们也会给出指导建议。
经历寒冬的花农 期望日暖寒气退
同时,虹越也在关注云南的花农。“我们的户外苗木还能养一养,但种植时令花的花农,受疫情冲击更大。因此我们总部也在与供应商对接,通过平台帮他们卖一些鲜切花。但有些地区的交通仍未恢复,快递鲜花可能还存在问题。”杨嬿楠说。
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云花交易量约减少8.42亿枝,交易额减少约11.42亿元。再加其他各方的损失,预计疫情加雪灾对整个鲜花行业造成的损失至少在40亿元左右。全国多地种植户反映,鲜花生产基地销售额受损情况都在60%以上。
好在,在关闭了18天后,亚洲最大鲜切花交易市场云南斗南花市,从2月24日起恢复了对手交易。这座花市,一直被誉为全国花卉的“市场风向标”和“价格晴雨表”。它的重新启动,仿佛预示着日暖寒气退,春花烂漫即将到来。
新民晚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