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2月24日电 (记者 罗云鹏)记者24日从2020年青海省科技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过去一年青海省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达到54%,该省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到2.34件,区域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全国排名上升至26位,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广义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其包括科学知识、技术发展或工艺改进、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等,是衡量科技竞争实力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综合性指标,反映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效益。
据了解,过去一年该省“互联网+”协同制造服务支撑平台、青藏高原生物科技集成创新中心、三江源智慧生态畜牧业平台先后建成,太阳能光伏发电、氯化锂金属锂产业化生产、金属镁生产关键工艺技术、无载体超薄锂离子电池用电子铜箔技术、青海数字旅游文化资源服务系统研发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其中,青海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国际上光伏组件种类及系统运行方式最全、容量最大的百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实证基地,金属锂产能位居中国第一。
围绕创新型省份建设,青海实施“百项创新攻坚”和12项重大科技专项,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打造发展新“引擎”,通过实施“双倍增”“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创业支撑体系。
统计数据显示,青海省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52.7亿元(人民币,下同),占该省GDP的18.6%,实现稳中有进。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不断增长,发展活力、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此外,青海省通过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推动科技研发成果向产业转化、创新成果向民生领域转化,青海选育出11个农作物新品种,自主培育的青杞1号、柴杞2号等枸杞新品种实现规模化推广,惠及农牧区群众。
另悉,超薄电解铜箔在锂离子电池制造等领域应用,实现年新增产值5.4亿元,通过推进虫草、沙棘、枸杞等特色资源精深加工,为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