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亲情、减少传染、幸福乘倍、祛除病菌!”昨天,上海市文明办推出的一组四张倡导使用公筷公勺的创意海报在朋友圈刷屏。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也向市民发出倡议,让每一张餐桌上的公筷公勺成为健康上海的新时尚!倡议书指出,就餐时,请一定不要忘记为每一道菜加公筷或公勺。无论是在饭店还是在家用餐,都请使用公筷公勺。用餐人流较大的饭店,更应主动提供公筷公勺,倡导文明健康用餐。
图说:
嫌麻烦不理解 推广尚有难度
倡议提出后,绝大多数网友都拍手叫好。在新民晚报官方微信近日推出的关于吃饭使用公筷的微调查(见左图)也显示,92%以上的网友都赞成,4%的网友表示不太喜欢,嫌麻烦,只有2%的网友无所谓。“我家早已经实行了,刚开始有点不习惯,时间长了就习惯了!”网友“shijianping”说。
但在现实生活中,要推广公筷还是遇到了困难,“老人不理解”“年轻人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提”是网友反映比较多的问题。网友“Χιαο”提出:“怎么说服家里老人?有时吃火锅要求公筷都得吵起来,头痛。”网友“瑋”说:“太赞成了!以前家人朋友聚餐我提出用公筷,都被当成异类,响应者寥寥,最后只有我一个人多要一双筷子实行‘公筷’,其实这是现代社会公共卫生的基本要求和对自己他人负责的基本态度,应该广为推崇。”网友“Reason”称,平时工作应酬吃饭,大家都不用公筷,自己用公筷,反而常被同事们以异样的眼光看待。
一些网友更赞同分食制,网友“陆璟”说,公筷太麻烦,而且经常容易搞错,拿公筷搛菜,一不小心就搛到自己嘴里了,所以还是应当提倡分餐制。网友“大别山”担心,公筷就卫生吗?手在公筷上拿一下,病毒留在筷子的上半部位,下一个人又再拿同一双筷子,病毒更容易传染给下一个人。他建议,要说卫生不如分盘可靠,各人吃各人盘中的菜。
图说:新民晚报微信调查:超92%网友赞成公筷制
更安全更健康 避免交叉感染
上海市疾控中心危害监控所食品安全科主任刘宏今日接受新民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筷公勺最大的好处是能减少交叉污染、减少病从口入。针对网友提出的公筷的上半部分可能存在交叉污染的问题,他说,一般人们不会用筷子的上半部分夹菜,至于这部分手接触的交叉污染,是需要饭前、便后甚至饭后洗手来避免的。
刘宏认为,分餐制一定是比公筷公勺更好,分餐制不仅避免了用餐的交叉污染,还能避免人与人接触的相互污染。他建议,在家也需要用公筷公勺,在家用餐同样存在交叉污染的情况。
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会长徐华龙告诉记者,他们这家民间组织致力于箸文化研究和传播,积极推动将“箸文化”纳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列,同时也一直倡导使用公筷,全力支持使用公筷的做法和设立公筷节的倡议,“使用公筷是安全、健康、卫生的用餐方式,也是文明礼仪的体现,可以为公众健康保驾护航。”
好习惯要坚持 餐饮责无旁贷
上海这样一个文明城市,餐饮业使用公筷公勺的具体情况如何?上海餐饮协会秘书长沈一峰告诉记者,使用公筷公勺已经提倡了很多年,主要针对团聚性的正餐企业。老字号品牌企业、规模型的连锁企业等把它作为规范服务的必备内容一直在这么做,执行得也不错。虽然有顾客会嫌麻烦,但是包房都是配备好的,自己观察下来,多数客人还是在使用。沈一峰认为,上海消费者这方面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应该坚持下来。在疫情防控的当下,再次重申很有必要。
他同时表示,目前餐饮业还没有完全恢复,只是提倡餐饮业要复工复业,外卖送上门服务也是复工的内容,现在还不提倡大家到包房聚餐,疫情拐点还未到,大家不要太乐观。
沪上一知名餐饮界人士顾先生承认,分筷制是件好事,但坦言自己很难坚持,有好几次刚开始是分筷的,但吃着吃着就把公筷拿到自己这边吃了。他认为,分筷制一般会在高档中餐中使用,但是吃饭要和人家一起吃,如果你用,人家不用,就没法用。这和文化和习惯有关,所以分筷制在中国操作起来比较难。
他告诉新民晚报记者,之前饭店很少顾客提出要分筷,因为这次疫情,饭店3月1日开业后,会为顾客提供公筷。
应反思需强制 法规亟待完善
“国人习惯了用自己的筷子与他人同吃一个碗里的菜肴,这种共餐制极易通过唾沫传播病菌和病毒。”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大学教授吴悦近日向市政协提交社情民意,呼吁使用公筷并设立公筷节,并建议有关部门迅速制定餐饮业使用公筷的法律法规。
“如吃四川火锅,很多双筷子在一个火锅里捞来捞去,等于把含有自己口水的筷子在汤里反复洗了好几遍,这样的唾沫‘共享’,很可能传染各种疾病。”
在吴悦看来,今年新冠病毒的大暴发,造成民族陷入空前的大灾难,国家蒙受了巨大损失。加强人们使用公筷的意识,避免病毒快速、广泛的传播,需要引起所有人的高度重视。
“对这次新冠病毒的大暴发,我们应该深刻反思。”吴悦委员在社情民意中呼吁全体国人使用公筷,建议所有的餐饮场所必须强制实行公筷制(涵盖公勺的使用),无论是国营、私营、饮食店,还是个体摊贩。违反者必须按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吴悦认为,公筷必须有统一的形制(包括长度、粗细、重量)、材质和颜色,以区别于普通的筷子;在上海市设立公筷节,取得经验后再逐步向全国推广。“在餐饮业使用公筷的基础上,逐步积累经验,推广家庭公筷制。”
公筷公勺最大的好处是能减少交叉污染、减少病从口入。
——上海市疾控中心危害监控所食品安全科主任刘宏
使用公筷是安全、健康、卫生的用餐方式,也是文明礼仪的体现。
——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会长徐华龙
老字号品牌企业、规模型的连锁企业等把它作为规范服务的必备内容一直在这么做,执行得也不错。
——上海餐饮协会秘书长沈一峰
建议所有的餐饮场所必须强制实行公筷制(涵盖公勺的使用),无论国营、私营、饮食店、个体摊贩。
——上海市政协委员吴悦
记者手记
防疫无小事。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公共卫生事件,让多年前就已经提倡的公筷公勺又重回我们的视线,虽然上海一些大的品牌餐企一直在提供这项服务,但重视程度从未如今天这般。
大家应该有所体会,亲戚朋友一起吃饭,习惯于互相搛菜,推杯换盏,如果这时有人提出要公筷公勺,很有可能会被投以异样的目光。观念使然,却隐藏着很大的健康风险。
习惯长期养成。社会普遍文明习惯的形成,得通过耐心的教化宣传,有时候需要特殊的社会契机。现在正是我们纠正陋习、提倡公筷用餐、改变不良用餐方式的时候。
健康一小步,文明一大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但愿使用公筷公勺成为上海的新风尚,能够像垃圾分类一样,早日蔚然成风。
新民晚报记者 屠瑜 江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