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一些地方似乎同时出现“买菜难”和“卖菜难”:一边是消费者觉得去超市卖场买蔬菜瓜果有风险,可在网上采购要“比手速”;另一边在种植基地,“卖不掉”现象也较普遍,大部分是因为原先的采购商不来了,或者原本供应的餐饮企业歇业而导致产品滞销。

在上海,有些农产品种植基地想“变一变”:把各品类蔬菜打包成“套餐”,借助第三方快递直接配送到市民家中。按照现在的配送效率,通常隔天能送到。于是,农民的菜卖掉了,市民的餐桌上也有了新鲜菜。难怪有农民说:“这次尝试给了我们很大启发,以后也可以这么卖。”

一句“以后也可以这么卖”,体现的是思路的转变。其实,意识到要换一换销售方式、变一变思路的,不仅是菜农。在此次疫情发生后,农业农村部搭建了农产品线上平台,在官网发布4000多家农民合作社产品供应信息,帮助全国各地的农产品种植基地在网上“吆喝”,还组织产销对接会,鼓励种植基地与电商平台合作,上线销售农产品。在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苏宁等开设的爱心助农专场中,很多农产品种植基地不再等人上门,很多农产品也不再“养在深闺”,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缓解了当下的“卖菜难”“卖果难”。

值得一提的是,转变销售方式,不能止步于产地直销、上网销售,有时还要更进一步,敏于把握最新消费习惯。比如,有不少农民选择直播卖农产品,浙江衢州市市长、广东湛江市徐闻县县长一个卖椪柑,一个卖菠萝。虽然出镜的形象不能与专业主播相比,可他们对农产品的熟悉程度远超专业主播,粉丝数量、直播转换率也很可观。何况,市长、县长带头直播吆喝当地农产品,也开了一个好头,鼓励农民拥抱变化,更加主动地“王婆卖瓜”。

非常时期,“变一变”缓解了农产品难卖;但经济社会恢复常态后,田头的采购商又来了、批发市场的人气又旺了,农民还能保持“变一变”的积极性吗?这可能还需各方努力。比如各家互联网企业,是否可从这一波农产品销售中把握一点种植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各级政府部门,是否能从市长、县长的带头直播中体悟到一些市场需求变化的新特点?如果由来已久的农产品“卖难”,能够在这次疫情过后激发出更多便捷高效的营销模式,倒也是一种“危中有机”的新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