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齐有序的血透室内,病人们都躺在各自的病床上接受治疗,除了每个人脸上都多了一个口罩外,画面和往常并无两样。
新冠肺炎影响下,肾脏疾病患者不得不奔波在求医的路上,每周的血液透析延续着他们的生命。这间血透室内,有新加入的透析患者,也有一些老面孔,他们的治疗时间短的有一年,长的则有十几年,每周两到三次的血透,让他们和医生成了老相识。
血透室病房内 澎湃新闻记者朱奕奕 图
“业务量不减反增。”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如今每天接受血透患者200多人,血透室内45台机器从7点到24点,一周6天满负荷运转,守护着血透患者的“生命线”。
“突如其来”的病人
2月4日上午,两位面戴口罩、双手戴着手套的女子来到市东医院位于营口路的分院区求助,她们的父亲患有尿毒症,刚从山东德州回沪,辗转了几家医院尚未得到救治,不免心急如焚。
“他已经一周没做血透了,气急、呼吸困难、躺不下去!”其中一位女子向当时值班的血透室医生周瑛介绍了情况,是否收治这位病人成了医生们艰难的决断。
医护人员全副武装为山东病人布置治疗室。 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供图
“我们当时也要考虑很多因素,因为病人不仅仅是外地返沪,还是乘坐高铁来到上海的。”回忆起当天的情形,肾病科主任傅鹏说,当时留给他们做决断的时间不多,尿毒症患者一周得不到血透治疗,很快就会水肿、心脏衰竭,进而危及生命。
“收治他。”本着治病救人的初衷,傅鹏下了这个决断。但是怎么施救、如何不影响其他病人也是一道难题。“病人刚从外地回沪,14天的医学观察期还没过,必须按照疑似病人进行隔离透析。”傅鹏立即部署治疗方案。
这名特殊的病人从大厅经过测温之后,便按规定路径直接前往一间被用作单独病房的B超室,由全副“武装”的医生护士进行透析治疗,最大程度避免和常规血透治疗者们的接触。
当天治疗之后时隔一周,付鹏和团队给这名患者再进行了一次单独治疗。如今他已经成功度过了14天医学观察期,开启了一周三次的常规血透治疗。
2月24日付鹏医生对病人进行诊治。 澎湃新闻记者朱奕奕 图
相识十多年的“老友”
“老赵,你今天感觉怎么样?”2月24日下午,付鹏在营口路分院区三楼血透室内,对病人们进行检查和问候。
在这间血透室内,进行治疗的患者短的有一年,长的则有十几年,每周要进行两到三次的血透,早就和医生护士们成为了老相识。
而这样深厚的情谊,也让这些患者在这个特殊的新年里倍感安全。
72岁的杨重英患病20年了,2018年开始来这里进行血透治疗,她笑称自己“每周一三五打卡上班”。做血透本身也算不上“舒适”,还得戴着口罩接受治疗,“讲心里话是有点闷有点难受的”,但杨重英说自己但凡出门必定戴好口罩,不让医护人员的努力照料白费。
离她几床之隔的张文俊在这个新年曾满怀担忧:医院会不会人流密集、陪护家属会不会有外地返沪人员?然而,当他来到医院之后发现,进入血透室要测温两次,陪护人员一律不得入内时,他的心定了下来。
“我现在就自己加强防护,一天两个蛋,伙食上吃得好点增强免疫力,再定期过来做透析就好了。”张文俊和付医生聊起了近来的身体情况。
医护人员在对特殊的病人进行单独治疗 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供图
凭证出入的医院
血透室外设有一排家属等候区座位,三四名家属零散地坐着,等着亲人血透结束。
在外等待的刘女士向记者出示了一张纸质的“病人陪客许可证”。凭借这张薄薄的许可证,病人家属才可以入院陪护,而取得这张许可证也意味着通过了护士们的流行病学调查。
病人家属出示的入院许可证 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供图
刘女士家住得比较远,丈夫已经在市东医院治疗快4年了,用电瓶车往返一趟要一个半小时,因而她也获得了护士长的“特批”,可以留在血透室外等待,“医院对我们是很温暖的。”
血透室的护士长沈娴为了减少血透室外的人员聚集,会劝返住在附近的家属,“在家等候到点来接就好了”。
在对家属和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她一直强调一句话,“你一个人的行为,要影响到两百多个人的安危。”这个血透室内的病人年龄大多在60岁到80岁,高龄、体质虚弱让他们成为了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同时,一旦出现院内感染,医护人员被隔离,就会导致血透室关闭,维持200多人生命的透析治疗也可能面临“下线”。
“心里永远有一根弦绷着。”沈娴这样形容自己一个多月来的状态的。原本的工作是上下机以及监测病人的各项体征,如今每换一拨病人,器械病床就要进行一次消毒。
“同事里面有三个是外地返沪,还需要隔离观察。”工作变多了,人却少了,分摊到每个人头上就多了。血透护士专业性强,必须经过至少3个月的专业培训及考核才能独立上岗。沈娴说,“所以我们只能咬牙坚持,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之下,我们也没有一个人抱怨退缩。”
在这一场“战疫”里,不落下一人是城市的温度所在,让大病患者可以平稳度过这个春天,更是医护工作者们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