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紫金e评:化危为机,开辟经济增长“新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在23日召开的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

中国是个大国,维持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的基本条件并没有改变。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经济巨轮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向破浪前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新动能快速成长,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今天的中国,经济规模已经接近100万亿元,是制造业、货物贸易、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拥有14亿人口的超大市场规模、1亿多个市场主体,还拥有全球最齐全的产业体系。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中,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统筹推进,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制度优势。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新闻发言人盖里莱斯近日所言,中国经济具有极强的韧性和潜力,“中国政府拥有足够的政策空间和回旋余地来提振经济”。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从中央到地方,各地各部门针对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打出一系列的政策“组合拳”,涉及财政、金融,税收、用工方方面面……既提供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又针对中小微企业精准施策给予帮扶。

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激励再前进的发展机遇。连日来,远程对接沟通、微信洽谈协商、不见面签订协议,各地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截至2月24日,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总数4.3万家,复工面96%;复工人数524万人,占复工企业用工数的67%。与此同时,得益于以5G、人工智能、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远程办公、远程诊断、共享员工、弹性就业等等一系列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正迅猛发展。随着经济运行回到正常轨道,更多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会陆续诞生并茁壮成长,为中国经济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疫情打乱了我们发展的节奏,但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我们一定能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冲破风浪、战胜风险,在爬坡过坎中实现2020年发展目标任务。(孙敏)

责任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