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袭艳春面对镜头,动情地介绍“主角”。当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武汉召开了一场特殊的记者见面会,邀请5名在武汉疫情防控一线的普通工作者讲述他们的故事。 “穿上这身白大褂,我们就忘记了害怕” 自从去年12月29日接到命令火线成立全新的病区到现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南四病区主任余亭和他的团队已艰苦奋战了50多天。 余亭说,医护人员每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进入病房,每次从病房出来,全身都湿透了,面屏上全是水蒸气,迅速换好衣服后,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他还记得,一名82岁患者刚转入金银潭医院时,生活不能自理。每天查房时,余亭都会握着老人的手鼓励他。14天后,老人康复出院。出院前,老人一定要拉着余亭的手合一张影。 “当我们穿上这身白大褂,就时刻牢记自己神圣的使命,救死扶伤,大爱无疆,这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事情。”余亭说。 “把您的家人交给我们,请您放心!” 作为中日友好医院援鄂医疗队重症护理队队长,41岁的赵培玉有着18年的一线护理工作经验,她一方面带领队伍冲锋在前,一方面还承担着后勤物资管理等工作。 “我想对我们的患者家属说一声:把您的家人交给我们,请您放心!”赵培玉说,此次医疗队带来了最优秀的呼吸与危重症护理团队、最好的防护物资等,不仅能为患者提供最专业的护理,也能像家人一样照顾患者,他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打赢这场仗。 当记者问起赵培玉的愿望时,她说:“武汉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我希望疫情赶紧过去,然后我以一位游客的身份再次回到我曾经奋战过的地方,在开满樱花的武汉街头吃一碗热乎乎、香喷喷的热干面。” “都害怕的时候,警察不上谁上?” 武汉市硚口区委常委、区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晓红还记得,1月23日凌晨1点半,他接到在两小时内抽调300名警力前往天河机场执行交通管制的任务。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里,硚口分局1500名民警承担了道口管控、社区封控、治安巡控、医院守控和服务群众等工作。 他说,在方舱医院值守的民警,28天不能回家,除了执勤和巡逻,他们每天还与护士一起帮助患者、安慰患者。他曾经问民警害不害怕,一名队长说:“警察也会害怕,但是都怕的时候,警察不上谁上?” 张晓红说,他和同事们约定,等到胜利的那一天,大家摘下口罩,露出笑脸,走上街头,扯扯家常,一起见证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再现车水马龙。 “只要我们都在,武汉就不会孤独” 吴辉是一名武汉的外卖骑手,他讲述了一个医生家庭的故事。 一天傍晚,他接到了一笔特殊订单,备注里写着:妈妈做的饭,给爸爸送去,我爸爸是前线医生,谢谢小哥了。原来女孩的爸爸是战“疫”一线的医生,姓陈,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下班后住在医院附近酒店。 当他马不停蹄赶到陈医生所住的酒店后才知道,陈医生又被召回医院工作,只好交给了隔壁的同事。 “很抱歉,我没能完成你这个小小的心愿!”吴辉说出了自己的“遗憾”。 一个月来,吴辉接到了各式各样的外卖订单,遇到了多种多样“”的人,被各种各样的温暖感动。他把这些发到微博,得到了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网友的支持和鼓励。 “慢慢地我发现,外卖骑手们的工作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我们成了维系城市运转的‘摆渡人’。我相信,只要我们都在,武汉就不会孤独!”吴辉说。 “我们的武汉,我们一起来守护!” 武汉市青山区钢花小学音乐教师华雨辰是一名“90后”,疫情暴发以后,她瞒着父母报名参加了志愿者。但不久后,华雨辰的父母还是知道了女儿在做什么。 “无论我多晚回家,他们都等着我,进门时帮我消毒,洗完澡又给我送上鸡汤,嘱咐我多吃一点、多喝一点增加抵抗力。其实我心里明白,他们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我、支持我。”说到这里,她的声音哽咽了。 华雨辰当过接送医护人员的司机,也当过测温员,还当过搬运工,目前是青山方舱医院的志愿者播音员。她说,自己只是武汉千万志愿者中的一员,大家每天都在自己的选择中挣扎着,但又一直在坚持着。 “我们希望能一直陪伴到最后,我们誓与武汉共进退。”她说,自己和志愿者小伙伴们相约在疫情结束之后摘下口罩,重新认识彼此,走上街头享受阳光。(完)
(抗击新冠肺炎)武汉战“疫”记:一线工作者平凡的力量 非凡的感动 中新社武汉2月23日电 题:武汉战“疫”记:一线工作者平凡的力量非凡的感动 中新社记者 郭晓莹 “我身边的这些工作者,他们非常普通,就像我们的同学、邻居,每天在大街上擦肩而过的行人。但是面对疫情,无数位像他们一样的普通工作者选择了坚强和勇敢,选择了担当和奉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