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A3病区为期三天的采访,我终于住进了隔离的单间,有朋友问我期间的感受,我想了想,应该是这句话————“进去过,我就不怕了”。
接到报社的通知,去采访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我的内心是忐忑的。虽然之前因为采访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出院,我已经来过这里好几次,但那都是在室外,戴着口罩,隔空拍摄,不会有什么问题。这次可是要进专门收治危重症患者的A3病区,不但要进那栋楼,还要走进病房采访拍摄,要说不怕?那是假的。
最后让我下定决心接受这个任务的,其实有两个关键的考虑:第一,那么多医护人员在里面,他们难道不怕?他们不怕,我就不应该害怕。第二,我去之前,解放日报已经有3位记者奔赴武汉报道“战疫”,他们难道不怕?
所以我告别了妻子、女儿和老父亲,将3岁的儿子送到丈母娘家,来到了公卫中心。
第一次看到A3病区,是在隔壁还未启用的A2病区的二楼,公卫中心感控科的石磊医生指着那栋楼旁边的一片设备说:“看见没,那就是专用的负压通风设备,确保病区内的空气压力比外面的低,这样空气就只能往病区走,被污染的空气通过管道处理后排放,不会泄漏出来”。
实际上,在SARS后上海就投入了巨资建设专门用于收治传染病的公卫中心,目前,上海市公卫中心像这样的负压病房总床位为327张,应急救治储备病房也正在建设,将于近日完工。硬件的未雨绸缪,让上海有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基础和底气。
进A3病区前,石磊医生负责我的感控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是怎么洗手,以及穿脱防护服还有口罩护目镜的规范。石老师是个严谨的人,他望着我的眼睛,用手把N95口罩按在自己的脸上非常严肃地对我说:“这根铝条一定要沿着鼻梁压紧,紧到有印子印在脸上,口罩边缘绝对不能漏气,病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怎么戴口罩,关乎生死,你可记住了”。
他的眼神我忘不了,也牢牢记住了保护自己免受感染的每一个细节。
石磊老师把我带进了A3病区,在病区的清洁区,把我交给了护士长王琳老师和感控科的汪邦芳老师,并且叮嘱:“他不是专业医护人员,你们俩要保证他的安全”。
我终于走进了神秘的A3病区,说这里是“前线”,还真的有点儿像战场,病区的每一层楼都分为清洁区、缓冲区和污染区三个部分。清洁区是医护人员工作生活的地方,这里的走廊就像战壕,堆满了各种医疗和生活物资。护士长王琳告诉我,这里面就和打仗一样,缺了什么,马上就要补充,根本来不及再去库房调。
我花了21分钟在清洁区穿好防护装备,进入缓冲区的走廊,这里一面是墙,另一面隔着大玻璃就是病房,能看到每个病房救治病人的情况。
“那里面就是污染区了”,陪同我的公卫中心院感科汪邦芳老师指着大玻璃窗旁的一个小窗对我说:“传递物品都通过这个有双层门的小窗来,两扇门不能同时打开,东西放进去,关上门就会有强紫外线消毒,然后另外一道门才能打开取走。这里所有的设施,都是为了确保病毒不离开污染区”。
转过两道弯,经过两道不能回头的门,我终于走进了污染区,这里的走廊非常安静,一边是可以照入阳光的大玻璃窗,另外一边用自动门隔开的,就是一个个病房,透过门上的玻璃窗,可以看见屋内的救治情况,只有两个护士看护的就是病情稳定的病人,如果一屋子都是医护人员,还不时有穿着鼓囊囊的正压防护服的医护进出的,那多半就是在抢救或者做手术。
在不同的病房,我还遇到了不同团队的医学专家,其中不但有各家医院派来被称为“天团”的ICU团队,还有中山医院李欣主任为首的ECMO(人工肺)专家团队,为患者提供血液净化支持的公卫中心陈楠主任的CRRT团队。另外,院内感控、中医、心理以及各个相关领域的上海医疗专家齐聚于此。有一次我开玩笑说,平时你们都一号难求,现在都在这栋楼里随处可见,真是平常想都不敢想。
除了专家,A3病区最多的还是护士。按照方案,一个危重病人,配有两名护士专职看护,这些护士忙着的时候,我都看不到脸,只有从他们防护服上写着的单位和姓名,才能知道她们是谁。我曾经随机采访过仁济医院一名叫陈婷的护士,她当时正在做为患者吸痰的工作,后来她发给我一段截屏,是她向主任报名参战的意愿书。我原文抄录如下:
“李主任,我是27A重症监护室的陈婷。我不是独生子女,没有结婚,没有男朋友。有专业的监护室岗位证书。在监护室工作已经5年了。我也问过我妈妈,他们表示同意,并支持。如果有需要的话,我愿意参加医疗队,加入武汉,和无数同仁在一线工作奋战!谢谢。”
看到这段截屏,我觉得一切采访都显得有些多余,其实能够做的采访报道和这里面看不见脸的一名名医护工作者背后的故事比起来,实在是冰山一角,谁不是家里的孩子、母亲、父亲呢?
三天的采访很快就过去了,我撤出A3病区接受隔离,更多的医护人员还在那里坚守。不时有朋友在我的朋友圈留言,嘱咐我要保重,要注意防护,不过我最想说的那层意思,还是那句话:“进去过,我就不怕了”。